【江财教育人物】喻玲:我把竞争法当作人生哲学书
发布时间:2022-09-13 浏览次数:0


   【江财教育人物】喻玲:我把竞争法当作人生哲学书


【编者按】为庆祝第38个教师节,营造全校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树立优秀教师典型,讲述好身边老师以德立身、严谨治学、潜心育才、甘为人梯的感人事迹,近日,财大官网连续推出【江财教育人物】专栏,对优秀教师事迹进行宣传报道。

        

喻玲,女,1977年生,民革党员,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财税法学、案例法学研究会理事,亚洲竞争法学研究会理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专家,中国标准化协会“经营者公平竞争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委员会常务理事。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只有把自己知识的百分之一用于课堂讲授就够了的教师不是真正热爱自己学科的人”,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喻玲将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箴言奉为自己毕生的学术追求,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她为之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

喻玲老师所取得的成绩就是最好的证明,她共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江西省社科重点项目1项,在《法学》《中外法学》《法商研究》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转载,独撰出版信毅专著2部,获省部级社科成果奖5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项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专项课题3项,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局及省领导肯定性批示3次。结缘竞争法22年来,喻玲老师始终对竞争法“情有独钟”。从教学、科研成果的丰硕到高层次社会服务,从反垄断法实施传统问题的精深到个性化新闻反垄断问题的重大突破,从数字现象到的关注到现象背后的哲学领悟,既需要博闻强识、学术敏感性、优异的学术成果来支撑,也离不开纯粹的热爱和“敢于坐冷板凳”的坚持。凡此种种,皆是她专注于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尽心尽力的有力证明。

师爱为魂,立德树人

前苏联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赞科夫曾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在喻玲看来,热爱学生是老师的天职和美德,是老师进行教育教学的必要条件,是“老师稀缺性”的主要参考因素。从“爱”字出发,从“实”处落脚,凝结了她与学生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

爱则严以待之,喻玲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写作、专业学习、实务参与等活动时从来都是一丝不苟,不容半点马虎。在学生眼中,她是一名足够认真、足够负责以及在传道授业解惑中足够无私的老师。爱则因材施教,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喻玲老师总会结合学生的自身兴趣、未来规划,对他们进行分类培养。她清楚地知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而如何启发和引导他们扬长避短,学有所得,则是老师的应尽之责。爱则真心关爱,即便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喻玲老师仍心系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她会主动关注每个学生的状态,会认真考虑每位学生的需要。同时,她也从不吝啬对学生的夸奖,即使只是完成了一个小任务,也会开启专属的“夸夸模式”。

有学生说:“想用平易近人来形容喻老师,但仔细想想,喻老师不是平易近人,而是本就亦师亦友。”作为老师的她严格、负责、有问必答,作为朋友的她有活力、也友善,蕴藏着波澜不惊的力量。不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她总是能帮助学生拨云见日。

紧跟时代,迎接挑战

“人生没有长久的垄断,唯有持续的竞争。”这是作为教师代表的喻玲老师给学生们带去的毕业致辞中的一句,这段发言一结束台下便掌声雷动,喻玲老师结合竞争与垄断视角提出的人生建议给同学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灵震撼,这一演讲也成功入选《2022年中国法学院毕业十大致辞精选》。

正如喻玲老师致辞中所提到的如何以正确的姿态参与人生持续竞争一般,她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也时常将竞争法的人生哲学自然生动地融入到与同学们的相处中来。喻玲老师教会我们的不仅是竞争法的课程,更是人生哲学、处事之道,她用竞争法的道理和知识向我们阐述当今社会现状,并教会我们什么才是正确的竞争姿态,在竞争中我们应如何摆正心态又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参与到竞争之中去。她以深厚的专业素养为基,以敏锐的社会洞察力为辅,向我们展示了社会运行发展的浅层逻辑,也为我们指明了人生道路的方向,她让我们明白了,只有拥有着坚定的信念,学会放下过往的知识,以清零的姿态持续学习,并且不害怕在竞争中失败也不害怕平凡,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活出精彩的人生!她的学生说道。从教22年来,喻玲老师对反垄断法实施、数字经济反垄断问题的研究持续且深入,并从不止步。在竞争法这个典型的学科深度交叉的专业,培养出了一批批既有着夯实法学专业功底,又掌握着相当经济学知识的优秀人才。

在22年的教师生涯中,喻玲始终坚持广泛的学习和知识更新来读懂这个时代并自觉于这个时代,始终以永不懈怠的竞争状态和一往无前的竞争姿态奋斗于这个时代,自强于这个时代。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官网